晴空一鹳 发表于 2011-5-11 10:54:16

论斗口的性质及其作用

论斗口的性质及其作用(上)
  斗鸡的斗口人人皆知,如高头咬、插花头、抽身调、钻裆别翅、长虫过路等等不可胜举。但深究其性质和作用者不多,斗口的性质实乃:攻防转换的连接点,或者说是攻防转换的运行机制。斗口好一是为了防守,即不挨打,二是伺机攻击,为发挥自身出腿找机会。其作用举例说明:如高头咬,首先嘴不停啄咬对方,门户紧靠对方,对方藏头,就使对方不得已藏头防守,对方难以借嘴打腿,同时,一旦咬定,发腿打击对方。其中攻防之机制显现矣,俗称:“门紧可破百般斗口”。然而这只是站在一只鸡的立场来看,如果对方被咬定的同时继续往前钻,步伐不停前进,那麽我方虽然可出腿,但是其动作难以扎实完成,或打不上,或即使打上力量也会卸去不少。所以俗称:“换鸡换斗口。”
  斗口即指攻防机制。在斗鸡战斗中起第一重要作用,攻防机制不好,在斗场上可想而知,通常一只能打的鸡输了,我们即说:破斗口了。由此可见斗口在胜负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。兵法云:“故善用兵者,先为不可胜,以待敌之可胜。不可胜在己,可胜在敌”5。防守不好,肯定没有好的进攻机会,高头门紧鸡的攻防机制最快捷最科学,首先门户紧不停啄咬,一旦咬紧即起腿进攻,防中有攻、攻中有防,攻防机制运行高效灵活,故为历来玩家看好,可想这也是如李老师所说,开封老玩家都喜欢高头鸡、留高头鸡的原因。
  据我留心观察,目前中原高头门紧嘴快的鸡其实并不少,但与此同时最大的一个缺点是没有步伐,不能有意识向对方推靠,而越南鸡恰好有向前推靠的意识,加上本力大,中原即使起腿也很难完整地完成动作,在起腿过程中力量被对方一推卸去不少。目前都用中原配越南,大部分能打,称为绝配,这不仅仅是体质的优良问题,更重要的是斗口的互补。
  管中窥豹、请各位鸡友指正。
      (下)
       上篇《论斗口的性质及其作用》中提到斗口及斗鸡攻防的运行机制,即:鸡嘴的啄咬,身体的推靠,伺机进攻,贴靠对方,以防被打。其主要论述了攻防转换的技巧,本次再论则主要侧重于斗口的进攻作用,以及斗鸡良好斗口形成的原因。
  俗语曰:“腿借嘴,嘴到腿到”,从中可以理解,斗鸡进攻的第一个步骤是嘴先得势(干脚或凌空腿除外),在此基础上腿功才能发挥,嘴不得势,不咬牢固,脚功再好也发挥不出来,英雄无用武之地。从中可以分析得出,嘴在斗鸡打斗过程中的作用是:瞄准器。就好像一杆枪,威力再强大,但是准确率太低,瞄准器不行,其作用威力就不能有效发挥,鸡嘴就好像枪的瞄准镜,鸡腿则像枪的子弹。
  目前,随着斗鸡的整体发展,在打斗过程中,如果仅凭好的嘴功已经不能轻易得势,这种斗口已经落伍了。当前随着斗鸡质量的提高,斗鸡在打斗中想要得势,即我们所说的“破斗口”,其中的因素已经不是中原鸡时代,仅凭“嘴快门紧”就能雄视一切了,目前,斗口的元素包括很多,比如:“管鸡,推靠,压脖,缠裹,退打,游身,高管,扣头压打”等等。
  斗口的元素在近几年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现在大家有没有发现近几年斗鸡的打腿其实没有得到长足发展,长足发展的是斗鸡的斗口、素质、驮相(抗击打能力),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认识,即:斗鸡胜负的关键还是斗口,现在进入大赛的鸡,下坑打的鸡,脚功打腿都不相上下,驮相、素质也不相上下,唯独斗口的好坏才是决定其在打斗中得势的关键因素。现在参加大赛、下坑打的新型战鸡,已经不是前几年我们所理解的“高管、推靠、缠括”等意义上的斗口了,现在的战鸡在打斗过程中,几乎都是在用脖子的力量压靠鸡方的脖子,然后顺着势向上压,一直压到头顶,扣着对方的头,然后打腿的。斗口本身是技巧意识的范畴,但是现在斗口的范畴中,除了以往我们理解的因素外,也多了力量的较量。但无论如何发展,都不会脱离斗口的范畴。它还起着:
  1、斗鸡打斗进攻过程中“瞄准器”的作用;
  2、起着斗鸡打斗防守过程中限制对方进攻的作用。
  任其如何发展,不外乎此二者。
  目前斗鸡的斗口因何而形成?溯本求源,任何战士都是串子,无论这个串子来自哪里,来自越南也是串子,不是串子根本不可能有如此全面的功夫。回想一下各类品种的特征,如泰鸡的推、缠、锁脖;缅鸡的点位、爆发力;中原的鸡性、点位;越南的骨质、力量,抗击打能力等等。甚至包括马来西亚、印度、菲律宾、古巴等国际优秀品种的特性,这些特性相杂交融合在一起,必定产生高质量的战士,也能产生更优秀的斗口。所以说良好的串子战士,来源于良好的纯种的科学的交配。
  然而,展望斗鸡的未来,一些品种要么被湮没,要么随着时代复壮,发展,这两条路必然要走其一。回顾斗鸡的历史,最先是在亚洲农耕文化下农闲时人类消遣的产物,是人类定向培育的结果,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越鸡、泰鸡、中原鸡之分。后来到了清朝时期,《鸡谱》中记载的“红、青、紫、黄”,品种已经划分的很明确,不仅有类,也有比。再到民国时开封的“青、红、紫、皂”。从“红、青、紫、黄”到“青、红、紫、皂”这个变化就说明了红鸡的退化和黄鸡的淘汰,也看到了这个过程中青鸡的进步。因何而进步?打斗、斗场,当时开封人都知道红鸡是让看的,青鸡是打钱的,离开打斗、斗场,任何品种都会走下坡路。还有,留心的朋友可能在阅读《鸡谱》时会发现,所谓的排在黄鸡之后的“银苗”其实就是今天的“盖纱”,为什么北方看不到了?这些过程、历史的变化都会在无形中给我们铁证。
  以史为鉴,科学的去看斗鸡才能真正的认识斗鸡。相信,随着社会的发展,交通的便利,斗鸡也会和人类史一样,将有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,目前这个时代已经到来,串子的普及会考验任何品种的实用性、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。任何品种都不会偏居一隅、与世隔绝,“提纯”和“复壮”就好像两条腿走路,“企者不立、跨者不行”,缺少任何一点都将走向衰退、灭亡。同时,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也会打破任何神话,在这个大潮中,斗鸡也和人一样,要面临很多考验和挑战,“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”,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历史潮流。
  有朋友提出关于另类斗口跑堂鸡的问题,跑堂鸡毕竟我见得少,特别是参加比赛的更少,和高质量的对手过招的我根本没有见过,所以难下论断,没有实际相结合,只有主观臆断地去妄加猜测:我想跑堂鸡的第一个原因是站不住门,假如它站住门,封着对方打,拿着对方打,管着对方打。多省事?何必跑堂?没有一只鸡是无故跑堂的,都有原因。那就是它不得势。所以首先我们要认识跑堂的原因,有很多跑堂鸡一旦换低斗口的对手马上就不跑堂了,按着对方头打。
  跑堂要想发挥的好,我猜想要具备四点:一要领得快,瞬间扯身,拉开距离,腾出空间。二要回头快,扎好架势,调回正面。三要具备干脚的功夫,要有凌空腿,回头干脚。四要大小调结合,遇到体重大的骨质好的对手要跑大调,跑马拉松,把对方拖垮,遇到灵活的对手要会跑小调,抽身调,游身调,腾身就打,四面干脚。
  再啰嗦几句,一只好鸡它所具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,跑堂鸡也不例外,仅仅一个跑堂说明不了什么,“打退、速度、爆发力、以及对手的变化等等”........这次第,怎一个“跑堂”了得?
  斗鸡的胜负也不是仅凭理论分析就能准确把握的,斗场瞬息万变,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,科学的理论只是给人一个大概的、方向路线的指导,检验成功与否只有:实践。我们育鸡、玩鸡都是如此。都不能凭空想象,也不能死脑筋按理论就搬。“机不可设,设则不中。”
  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”斗鸡谁都说不准,毕竟不是编好程序的电子游戏,斗鸡是动物,是造物主的产物,我们人类只有去学习它发现它,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的把握它,所以斗鸡无神话,神话皆骗人,骗人皆有目的,目的不外乎名和利!
  谁要说我的斗鸡肯定能打败另一只斗鸡,我用这样的品种杂交肯定出好鸡等等此列的话,皆是凭空而论,还是那句话,斗鸡是个活的动物,不是电子游戏编好的程序,一按电钮,立马有效。
注:
1、“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”引用于达尔文《进化论》。
2、“企者不立、跨者不行”引用于《道德经》。
3、“机不可设,设则不中。”引用于《三十六计》。
4、5、引用于《孙子兵法》。


[ 本帖最后由 晴空一鹳 于 2011-5-11 11:24 编辑 ]

黔隆鸡屋 发表于 2011-5-11 10:57:12

有见解··顶个··

617194909 发表于 2011-5-11 10:59:29

顶起......................

茶花之子 发表于 2011-5-11 11:04:18

学习了...

东风21轰炸鸡 发表于 2011-5-11 11:04:41

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”斗鸡谁都说不准,毕竟不是编好程序的电子游戏,斗鸡是动物,是造物主的产物,我们人类只有去学习它发现它,不可能完全准确无误的把握它,所以斗鸡无神话,神话皆骗人,骗人皆有目的,目的不外乎名和利!
  谁要说我的斗鸡肯定能打败另一只斗鸡,我用这样的品种杂交肯定出好鸡等等此列的话,皆是凭空而论,还是那句话,斗鸡是个活的动物,不是电子游戏编好的程序,一按电钮,立马有效。
注:
1、“优胜劣汰,适者生存”引用于达尔文《进化论》。
2、“企者不立、跨者不行”引用于《道德经》。
3、“机不可设,设则不中。”引用于《三十六计》。
4、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。”引用于《孙子兵法》。
写的很有道理。

砀山 发表于 2011-5-11 11:10:47

分析的太好了,学习了

武士 发表于 2011-5-11 11:22:36

顶顶。。。。。。。

ko王 发表于 2011-5-11 12:04:08

顶顶。。学习啦。。。。

大鱿鱼 发表于 2011-5-11 13:08:54

学习了...

贵州阿狼 发表于 2011-5-11 13:43:30

学习了   顶~
页: [1] 2 3 4 5 6
查看完整版本: 论斗口的性质及其作用